2015.8.1(六)
因為專科同學會8/2在母校舉辦
所以安排了一趟台南二日遊
品嚐許多懷念的台南小吃
8/1當天早上7:30從台北出發 約中午時間抵達台南市
就開始一路吃不停 為了滿足口慾
所有餐點都只點一份 我和老公兩人分食之
這樣才有足夠胃空間 裝下多一點的美食呀
先到赤崁樓附近的阿輝鱔魚意麵 吃炒鱔魚意麵及炸蚵卷
轉換陣地吃一小碗香噴噴台南石精臼蔡家米糕
走沒幾步路到森茂碗粿 ,來一套:碗粿+浮水魚粳+芒果冰沙
為了消化熱量,先到赤崁樓假文青一下拍拍古蹟
接著到保安街買從學生時代就喜歡吃的石頭鄉烤玉米
逛逛藍晒圖文創園區再到PEACE Coffee喝杯咖啡吹冷氣
再走到對面的麗都大冰果室來一碗芒果牛奶冰
晚餐則是吃松大沙茶爐 完美結束~~~
以上美食僅用手機拍照打卡 ,沒用我的sony小單眼拍照
所以純粹文字紀錄一下囉~~~(呼!真的吃很多耶~ㄏㄏㄏ)
這一篇主要介紹假文青行程之一”赤崁樓”
台南除了小吃多多 古蹟也多多
參觀赤崁樓全票門票費為$50
在入口處買好門票就可以進去囉
學生時代到此一遊 再訪已是二十幾年後了
赤崁樓的模樣 在我腦海裡已模糊
剛好藉此機會 重新認識它
入口處有赤崁樓紀念章
上觀光局網站搜尋一下 關於赤崁樓的介紹
節錄一部份 讓自己長知識
赤崁樓乃荷蘭人於西元1652年創建
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
漢人則稱呼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
赤崁樓從荷蘭人佔領台灣時期便是行政中心
西元1661年鄭成功將荷蘭人驅逐後
即改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治
鄭成功人像照
赤崁樓前有九座清代石龜馱碑,是從別處遷移至此
傳說石龜為龍生九子之一,因好負重而變成龜狀
赤崁樓曾因民變的破壞以及疏於管理而日漸頹圮
原本純荷式的建築物也加上了中國式的建築
日據時代,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 並進行整修
光復後,將木製結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並將主要入口改向,成為現今所見赤崁樓的模樣
瓶形門洞 好特別唷
赤崁樓模型
赤坎樓也跟上觀光行銷潮流
設計了紀念章
還有紀念幣(需付費)讓遊客收藏ㄋ
請老公幫我拍一下留念
台南天氣好熱喔~~實在無法在沒冷氣的地方呆太久
我的妝都花了~趕緊找有冷氣的地方吧~